3月24日晚7时,浙江大学ok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健做客第318期“新杏坛”,在知新楼A620室进行了一场题为“意义重构与中国文化和文学的现代转型”的讲座。本次讲座由ok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教授刘方政主持,丛新强教授、史建国教授列席。
讲座伊始,刘方政教授对黄健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就黄健教授在ok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的就读经历和研究领域进行了介绍,希望同学们认真聆听,从中受到启发。本次讲座旨在阐释在晚清到“五四”这一时间段内,中国的文化与文学发生的剧烈震荡与转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黄健教授从“为什么要转型”这一问题切入讲座。他指出,儒家学说在道德的本体意义层面为我们构筑了一个最高的价值指向,即以“仁”为核心理念,以“忠、孝、礼、义、廉、耻”等为人生纲常的意义系统,这种基于大家庭的血缘亲情与道德伦理层面而构建起的意义系统,在相对封闭的农耕文明中,很好地支撑起了人们的心灵世界,安慰了人们的灵魂,所以在没有颠覆性意义的文明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文明可以满足我们的心灵秩序与生活秩序需求,不需要靠彼岸的上帝来支持我们的生命信仰,儒家建构的以“仁”为核心的意义系统,为中国社会提供了和谐稳定的管理方式。然而,传统文明到晚清以后受到西方现代文明的猛烈冲击,意义的危机为现代中国重构新的意义系统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就不得不去思考,面对一整套与之完全不同的意义系统的涌入,我们该怎么办。
随后,黄健教授从文学史的角度来分析说明“意义缘何失落”。中国文学历来就有讲究“文以载道”之说,古代文学在承载意义这个方面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从诗、词、曲、赋、文到后来的小说,都具有自己主观的审美取向。从文化和美学的角度上来讲,它们建构了一个中国传统的以道德为本体意义的伦理的审美的系统。从中国文学的诗词曲赋文的演化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传统意义的演化和变迁的过程,大体经历了一个从初始到高潮,再到失落的曲线过程,随着晚清以后现代西方文化的涌入,彼岸和此岸的不同意义系统的冲突,导致传统意义已不足以支持走向现代化的人的精神世界,不足以为现代新的人生提供一个完整的价值和意义支持。
最后,黄健教授谈到“意义缘何重构”。黄健教授指出第一代“先进的中国人”提出要向西方学习,他们从文学角度来表现自己的感性认识,要求自由地表达生命的情感,展现人生的理想,表现出对人的精神世界高度关注的创作理念,到了“五四”时期,先驱者们试图用“德先生”和“赛先生”来重构现代人的意义世界。中国新文学诞生于新文化之中,以充当社会变革、文化转型的“急先锋”姿态出现,在意义重构中,以更为宽阔的创作视野和新的文学观念、范式、话语、文体和艺术表现手法,迅速地替代日趋僵化的旧文学,展示出迈向现代化的中国人性格特征、心灵情感和历史命运,传达出追求自由,摆脱困境、迈向富强的时代心声,并对现实人生和社会历史进行总体观照,开辟出中国文学创作的新天地、新领域,展现出文学独特的审美活力。意义重构对新文学影响是深刻的,他有力地促进了新文学创作核心思想的生成,使“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具有充分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美学依据,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刘方政教授代表与会师生对黄健教授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并略作总结。在提问环节中,参会师生积极与黄健教授交流,黄健教授耐心解答提问。讲座气氛融洽,参会者受益匪浅,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