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烨研究员谈“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当代文学的问题
4月25日晚19时,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白烨研究员做客第325期“新杏坛”,在知新楼A606室作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当代文学的问题”的讲座。讲座由马兵教授主持,宫立教授、邵部老师和几十名同学到场参与学习。
讲座伊始,马兵教授介绍了白烨研究员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的重要地位与贡献。白烨研究员深度了参与新时期以来的文学进程,在当代文学批评领域发表过众多研究成果。
白烨研究员首先从宏观的视角分享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意义。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另一个说法,在详细分析了历史背景与当前国家局势之后,他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渊源与其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指引意义。
之后,白烨研究员以丰富详实的作品例证,深入阐发了中国式现代化中“民族性”与“人民性”的双重内涵。他以阿来、王跃文等人的作品为例,详细剖解当代文学作品中所隐藏的“民族性”与“人民内涵”,在此基础上,他格外肯定了山东作家莫言与张炜在当代文学民族形式探索上的突出贡献。随后,白烨研究员由八十年代的一场学术讨论引申到了写作的主体性问题。他指出,主体性是支撑一部作品想象力、艺术感的重要因素,也是解读作品内涵、实现文化自信的关键途径。
最后,白烨研究员针对《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等几部重要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获奖历程作了历史性的回顾。在谈到《平凡的世界》一书时,他深情地回忆了路遥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创作历程,对作者孜孜不倦的创作态度表达了极大的敬佩与赞赏之情。
马兵教授代表师生对白烨研究员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他指出,白烨研究员从人民的价值内涵与民族性、地域性几个角度对当代文学的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深刻明了的解释,给予在场师生以极大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