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寰教授谈槟城方言上声演变的共时考察——兼论自然音变的“间断平衡”模式
5月12日上午9时,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陶寰做客第333期“新杏坛”,于知新楼A620室作学术讲座,题为“槟城方言上声演变的共时考察——兼论自然音变的‘间断平衡’模式”。讲座由刘娟副教授主持,岳立静教授、张燕芬副教授出席,吸引了三十多名师生前来聆听。
讲座伊始,刘娟老师对陶寰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陶寰教授在方言学领域尤其是吴语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富有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引出本次讲座的课题是从马来西亚槟城闽南话上声的演变情况出发探讨有关音变的问题。
首先,陶寰从“如何研究声调演变”这一问题切入讲座。声调演变的问题一直是方言学家关心的话题。在回顾前人研究中使用的系统推断、地理观察、连续记录等方法后,他指出,在音变发生后寻找到的原理往往是解释性的而非预测性的,他对槟城方言的研究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即进行中的演变出发的。已有研究表明,槟城话上声有53和35两个变式,两个调值可以自由变读。但陶寰经过调查发现,上声调的变异与年龄、性别因素都有显著相关性,故可以判断此变异是从老年到青年的微观音变,而非是自由变体。
之后,陶寰对槟城方言上声调正在从降调变成升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由于槟城的语码使用非常复杂,前人多着眼于语言接触来解释上声调的变异现象做出假设。陶寰对前人关于音变驱动的三种主要假设做出了评价,并指出,调查结果显示,在控制年龄因素后,语言使用频度、语言水平跟上声调变异度之间不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接触音变并无确切的证据。在排除这种可能之后,陶寰借助语音实验的手段,通过对槟城闽南话上声调在不同环境下的调形进行声学分析,发现存在调峰右移的趋势,指出槟城闽南话的上声调演变过程体现为上升调形的使用频率在年龄、性别、句子环境三个维度上逐步提升,并进一步提出调形演变的根本驱动来自调头扩张,形成了“降-升降-升-降升”的演变模式。随后,陶寰也列举出一些已有研究对调头扩张这种变化方式的支持。
最后,陶寰对音变是均变还是突变、离散还是连续的问题进行探讨,指出尽管长时间的证据非常重要,但考察声调演变在共时层面上的表现能呈现更为丰富的细节。他进一步提出,语音的自然演变或许并非像叶斯泊森所假设的那样,是一种“锯木头式”的不可察觉的渐变,而是剧变-稳定交替的“间断平衡”,具体音变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刘娟老师代表师生对陶寰教授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并指出,陶寰教授对槟城方言上声调的研究能够兼收并蓄地运用各种理论,却又不囿于此,而是能够基于发现的语言事实去反思和弥补已有理论或提出新的理论,这种思路和做法对于方言研究者来说是非常值得赞赏和效仿的榜样。
提问环节中,在场的师生纷纷踊跃发言,就声调拐点前的斜率对调峰右移的影响、声调演变的方向、怎么看待词汇扩散等问题向陶寰教授请教。陶寰教授耐心给予回应和解答,给与会师生带来极大的启发。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