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光炜教授谈“选题”对于当代文学的意义
6月
5
日晚07时,中国人民大学ok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大华讲席教授”程光炜教授做客第339期“新杏坛”,于知新楼A620室作题为“‘选题’对于当代文学史的意义”的学术讲座。讲座由ok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黄发有教授主持,丛新强教授、宫立教授、周根红教授、史建国教授、邵部老师出席,吸引了近百位同学前来聆听。
讲座伊始,黄发有教授向程光炜教授致欢迎辞,并向同学们介绍程光炜教授的学术成就。随后,程光炜以“在中国文学史研究中,‘选题’和‘史料’何者应占据优先位置”一问题切入讲座内容,旁征博引地强调了当代文学研究中“文献”的重要意义。提到当代文学的史学化转向后,程光炜以朱金顺、陈子善、谢志熙几位先生为例,提出部分研究者看重从材料出发做选题,而有的方史学理论家则强调没有问题就不会有材料,他认为对研究生或做材料老师来说,不妨多听几家的看法。
引入部分过后,程光炜提出文学史研究首先应“建立一个基地”,他认为“专史是通向通史的必要途径”,通史建立在专史的训练和积累之上,同学们做文学史研究应先从具体的问题做起。此外,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研究不能脱离中国国情。他讲到,对30后、50后的研究者来说,历史痛点是其选题之发生的基础点,即他们在某个时间点上有刻骨铭心的记忆,这个记忆就成为一个中心,他们的研究从始至终都会围绕着这个中心反复的徘徊和循环,此历史痛点便成为这些研究者的“基地”。以洪子诚老师及其作品为例,他进一步说明、分析了这种观点,并指出文学史家应有历史素养。
随后,程光炜论及要“关注一个点”。程光炜认为,如果说“基地”指的是学者在一段时期内,所持续关注的某一领域,如十七年的文学制度,又如八十年代文学的变迁,它总体指向的是当代文学史的断代史。关注的“点”则缩小了,它指的是断代史中具体的事件、现象、作家群体、文学作品等,以及具体材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他讲到,做材料的人不能只做他人热衷的、关注度高的材料,还要关注到边缘的材料,看到材料之间的联系点。
其次,程光炜指出“要重视材料”。他借卡尔之言提出两个问题,一是对事实(材料)的掌握,另一是历史学家对历史材料的选择性利用。卡尔认为“只有历史学家让事实说话,历史才会说事实才会说话”,而程光炜认为,实际情况不这样绝对,有的时候是“材料盖过史学家”,史学家难以按照原先的意图完全掌控材料。具体来说,材料占比对于选题的重要性,在当代文学史偏于考据的研究中日益突出。但以陈寅恪、洪子诚为代表,还有部分研究者史家主体性突出,对常见材料有出色的阐释和利用能力。由此,他进而提出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两次分化,一次是批评与做材料的分化,一次是做纯文献的人与以文献为基础做思想史研究的人的分化。
最后,程光炜在余论中再次强调历史素养的重要性,他讲到,当事者即使曾有亲临其境的经验,有感同身受的遭际,也需要对该经验进行过滤、反思,加以重新凝练,仅就当代文学来说,这种反思的基础是对中国国情的了解。此外,研究者对摸材料,应该有逐渐“成癖”的深厚修炼境界。以朱金顺、陈子善两位先生为例,程光炜还强调了做材料要有锐利眼光。
黄发有教授代表师生对程光炜教授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赞扬了程光炜教授教学相长的学术研究及教育实践方法。他还分享了自己的听讲感悟,表示自己认识到打通材料与个人生命经验的重要性。此外,黄发有认为程光炜教授提供的研究方法论及背后蕴含的价值观都对同学们十分有帮助。
提问环节中,参会师生积极交流,同学们请教程光炜教授对当下文学批评的期待与看法、对史家的批评的意见,程光炜教授耐心给予回应和解答,给与会师生带来极大的启发。讲座气氛融洽,参会者受益匪浅、满载而归。至此,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